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
老子 东汉 · 边韶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六十二
老子姓李字伯阳楚相县人也。
春秋之后,周分为二,称东西君。
六卿专征,与齐、楚立并僭号为王。
以大并小,相县虚荒。
今属苦,故城犹在,在赖卿之东,㳡水处其阳。
其土地郁塕高敞,宜生有德君子焉。
老子为周守臧室史,当幽王时,三川实震,以夏、殷之季,阴阳之事,鉴喻时王。
孔子周灵王二十年生,到景王十年,年十有七,学礼于老聃
计其年纪,聃时已二百馀岁。
聃然,老旄之貌也。
孔子卒后百二十九年,或谓周大史儋为老子,莫知其所终。
其二篇之书,称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,以不自生也。
厥初生民,遗礼相续,其死生之义可知也。
或有浴神不死,是谓玄牝」之言。
由是世之好道者,触类而长之,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,与三光为终始,观天作𮗸(缺。)降什(斗字。)星随日九变;
与时消息,规矩三光;
四灵在旁,存想丹田,大一紫房;
道成身化,蝉蜕渡世;
自羲农以来(缺。),为圣者作师。
班固老子绝圣弃知,礼为乳首,兴仲尼道违,述《汉书·古今人表》,检以法度,抑而下之。
老子缺。
与楚子而同科,材不及孙卿、孟轲。
二者之论殊矣,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。
延熹八年八月甲子,皇上尚德弘道,含闳光大,存神养性,意在凌云,是以潜心黄轩,同符高宗,梦见老子,尊而祀之。
于时陈相边韶,典国之礼,材薄思浅,不能测度至人,辩是与非,案据书籍,以为老子生于周之末世,玄虚守静,乐无名,守不德,危高官,安下位,遗孔子以仁言,辟世而隐居,变易姓名,唯恐见知。
夫日以幽明为节,月以亏盈自成。
损益盛衰之原,倚伏祸福之门。
人道恶盈而好谦,盖老子劳不定国,功不加民,所以见隆崇于今,为时人所享祀。
乃昔日逃禄处微,损之又损之之馀胙也。
显虚无之清家,云先天地而生,乃守真养寿,获五福之所致也。
敢演而铭之。
其辞曰:
于惟(缺。)德,包虚守清。
乐居下位,禄执弗营。
为绳能直,屈之可萦。
三川之对,舒愤散逞。
阴不填阳,孰能滞并?
见机而作,需郊出坰。
肥遁之吉,辟世隐声。
见迫遗言,道德之经。
讥时微喻,寻显推冥。
守一不失,为天下正。
取厚不薄,居时舍荣。
稽式为重,金玉是轻。
绝嗜去欲,还归于婴。
然历载,莫知其情。
颇违法言,先民之程。
要以无为,大(缺。)用成。
进退无恒,错综其贞。
以知为愚,冲而不盈。
大人之度,非凡所订。
九等之叙,何足累名。
同光日月,合之(缺。)星。
出入丹庐,上下黄庭。
背弃流俗,舍景匿形。
苞元神化,呼吸至精。
世不能原,卬其永生。
天人秩祭,以昭厥灵。
羡彼延期,勒石是旌(《隶释》三)
风俗通义佚文卷:氏姓下 其九十一 东汉 · 应劭
 出处:全后汉文 卷四十
习氏。
习,国名。
汉有习响,为陈相(《通志·氏族略》,《通鉴注·魏纪》四)
王国相宜为国王服斩衰议 曹魏 · 王肃
 出处:全三国文 卷二十三
尚书左丞王[B21G]除陈相,未到国而王薨,议者或以为宜齐缞,或以为宜无服。
王肃云:「王国相,本王之丞相,案汉景帝时贬为相,成帝时使理人。
王则国家所以封,王相则国家使为王臣,但王不与理人之事耳。
而云相专为理人,不纯臣于王,非其义也」。
今[B21G]至许昌而闻王薨,姓名未通,恩纪未交,君臣未礼,不责人之所不能,于义未正服君臣之服。
《传》曰:「策名委质,贰乃辟也。
若夫未策名,未委质,不可以纯君臣之义也」。
《礼》:「妇人入门,未三月庙见死,犹归葬于其党,不得以六礼既备,又以入室,遂成其妇礼也」。
则臣之未委质者,亦不得备其臣礼也。
曾子问曰:「娶女有吉日而女死,如之何」?
孔子曰:「婿齐缞而吊,既葬而除之,夫死亦如之,各以其服。
如服斩缞,斩缞而吊之,既葬而除之也」。
今[B21G]为王相,未入国而王薨,义与女未入门夫死同,则[B21G]宜服斩缞,既葬而除之,此《礼》之明文也。
《礼》曰:「与诸侯为亲者服斩。
虽有亲,为臣则服斩缞也」。
臣为其君服之,或曰宜齐缞,不亦远于《礼》乎(《通典》八十八)
广绝交论 南梁 · 刘峻
 出处:全梁文卷五十七、文选卷五十五
客问主人曰:「朱公叔绝交论,为是乎?
为非乎」?
主人曰:「客奚此之问」?
客曰:夫草虫鸣则阜螽跃,雕虎啸而清风起。
故絪缊相感,雾涌云蒸;
嘤鸣相召,星流电激。
是以王阳登则贡公,罕生逝而国子悲。
且心同琴瑟,言郁郁于兰茝;
道叶胶漆,志婉娈于埙篪。
圣贤以此镂金版而镌盘盂,书玉牒而刻钟鼎。
若乃匠人辍成风之妙巧,伯子息流波之雅引。
范张款款于下泉,尹班陶陶于永夕。
骆驿纵横,烟霏雨散,巧历所不知,心计莫能测。
而朱益州汨彝叙,粤谟训,捶直切,绝交游。
比黔首以鹰鹯,媲人灵于豺虎。
蒙有猜焉,请辨其惑」。
主人听然而笑曰:「客所谓抚弦徽音,未达燥湿变响;
张罗沮泽,不睹鸿雁云飞。
盖圣人握金镜,阐风烈,龙骧蠖屈,从道污隆。
日月联璧,赞亹亹之弘致;
云飞电薄,显棣华之微旨。
若五音之变化,济九成之妙曲。
此朱生得玄珠于赤水,谟神睿而为言。
至夫组织仁义,琢磨道德,欢其愉乐,恤其陵夷。
寄通灵台之下,遗迹江湖之上,风雨急而不辍其音,霜雪零而不渝其色,斯贤达之素交,历万古而一遇。
逮叔世民讹,狙诈飙起,溪谷不能踰其险,鬼神无以究其变,竞毛羽之轻,趋锥刀之末。
于是素交尽,利交兴,天下蚩蚩,鸟惊雷骇。
然则利交同源,派流则异,较言其略,有五术焉:若其宠钧董石,权压梁窦,雕刻百工,炉捶万物。
吐漱兴云雨,呼噏下霜露。
九域耸其风尘,四海叠其熏灼。
靡不望影星奔,藉响川骛鸡人始唱,鹤盖成阴,高门旦开,流水接轸。
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,约同要离焚妻子,誓殉荆卿湛七族。
是曰势交,其流一也。
富埒陶白,赀巨程罗,山擅铜陵,家藏金穴,出平原而联骑,居里闬而鸣钟。
则有穷巷之宾,绳枢之士,冀宵烛之末光,邀润屋之微泽;
鱼贯凫跃,飒沓鳞萃,分雁鹜之稻粱,沾玉斝之馀沥。
衔恩遇,进款诚,援青松以示心,指白水而旌信。
是曰贿交,其流二也。
陆大夫宴喜西都,郭有道人伦东国,公卿贵其籍甚,搢绅羡其登仙
加以顩颐蹙頞,涕唾流沫,骋黄马之剧谈,纵碧鸡之雄辩,叙温郁则寒谷成暄,论严苦则春丛零叶,飞沈出其顾指,荣辱定其一言。
于是有弱冠王孙,绮纨公子,道不挂于通人,声未遒于云阁,攀其鳞翼,丐其馀论,附驵骥之旄端,轶归鸿于碣石。
是曰谈交,其流三也。
阳舒阴惨,生民大情;
合驩离,品物恒性
故鱼以泉涸而煦沫,鸟因将死而鸣哀。
同病相怜,缀河上之悲曲;
恐惧寘怀,昭谷风之盛典。
斯则断金由于湫隘,刎颈起于苫盖。
是以伍员濯溉于宰嚭,张王抚翼于陈相
是曰穷交,其流四也。
驰骛之俗,浇薄之伦,无不操权衡,秉纤纩
衡所以揣其轻重,纩所以属其鼻息。
若衡不能举,纩不能飞,虽颜冉龙翰凤雏,曾史兰薰雪白,舒向金玉渊海,卿云黼黻河汉,视若游尘,遇同土梗,莫肯费其半菽,罕有落其一毛。
若衡重锱铢,纩微彯撇,虽共工之蒐慝,驩兜之掩义,南荆之跋扈,东陵之巨猾,皆为匍匐逶迤,折枝舐痔,金膏翠羽将其意,脂韦便辟导其诚。
故轮盖所游,必非夷惠之室;
苞苴所入,实行张霍之家。
谋而后动,毫芒寡忒。
是曰量交,其流五也。
凡斯五交,义同贾鬻,故桓谭譬之于阛阓,林回喻之于甘醴。
夫寒暑递进,盛衰相袭,或前荣而后悴,或始富而终贫,或初存而末亡,或古约而今泰,循环翻覆,迅若波澜。
此则殉利之情未尝异,变化之道不得一。
由是观之,张陈所以凶终,萧朱所以隙末,断焉可知矣。
翟公方规规然勒门以箴客,所见之晚乎?
因此五交,是生三衅:败德殄义,禽兽相若,一衅也。
难固易携,雠讼所聚,二衅也。
名陷饕餮,贞介所羞,三舋也。
古人知三衅之为梗,惧五交之速尤。
王丹威子以槚楚,朱穆昌言而示绝,有旨哉!
有旨哉!
近世有乐安任昉,海内髦杰,早绾银黄,夙昭民誉。
遒文丽藻,方驾王;
英跱俊迈,联横许郭。
田文之爱客,同郑庄之好贤。
见一善则盱衡扼腕,遇一才则扬眉抵掌。
雌黄出其唇吻,朱紫由其月旦。
于是冠盖辐凑,衣裳云合,辎軿击轊,坐客恒满。
蹈其阃阈,若升阙里之堂;
入其隩隅,谓登龙门之阪。
至于顾󰋕增其倍价,剪拂使其长鸣,彯组云台者摩肩,趍走丹墀者叠迹。
莫不缔恩狎,结绸缪,想惠庄之清尘,庶羊左之徽烈。
及瞑目东粤,归骸洛浦。
繐帐犹悬,门罕渍酒之彦;
坟未宿草,野绝动轮之宾。
藐尔诸孤,朝不谋夕,流离大海之南,寄命嶂疠之地。
自昔把臂之英,金兰之友,曾无羊舌下泣之仁,宁慕郈成分宅之德。
呜呼!
世路险巇,一至于此!
太行孟门,岂云崭绝。
是以耿介之士,疾其若斯,裂裳裹足,弃之长骛。
独立高山之顶,欢与麋鹿同群,皦皦然绝其雰浊,诚耻之也,诚畏之也」。
大唐纪功颂 初唐 · 高宗皇帝
四言诗 出处:全唐文卷十一
若夫元功宰。丕业光于帝先。神用斯冲。峻道辉于象外。至于炯诫千祀。昭训百王。则有彫金扬不朽之基。镂玉启无疆之迹。而阪泉师律。旌德之范未章。畴野兵钤。铭徽之典犹阙。乘巢革夏。恧先觉于丹碑。济鲔戡殷。愧生知于翠碣。惟睿之失。其大者欤。自否运辞炎。垫宇之灾梗极。馀灵泣素。稽霄之浸滔天。风夏癸以昏初。则忠良既逐。政殷辛之虐往。则邦国斯悴。縠霏黄而雾地。下黩方祇。绳乱赤而雨天。上墋圆象。人怨神怒。语亡之兆遽彰。众叛亲离。规存之谋遂爽。月弓宵而空。则蚀屡金波。星箭夕而奔。则妖飞玉弩。尘埋五岳。见陵谷之迁移。水竭百川。睹江湖之腾沸。鼎巳问于轻重。裂周网者七雄。德遂寝于休明。绝秦纲者几国。天工是代。紫庭无享覜之宾。神道克恭。元冕乏郊禋之辟。故以邹瀛眇眇。同结向隅之悲。亥迹茫茫。共轸推沟之怨。妖精紊象。宝库延灾。萃绿林者烟霏。屯黑山者雾合。战龙于野。则乱起干戈。飞鸿在陆。则害生戎马。先文皇帝悯黎元之巳燎。救焚洪燄之炉。悼品物之将沦。拯溺横流之澨。握宝符于代北。肇建丹旗。剖神珠于汉东。方撝白羽。运五材而杖顺。阴阳未测。悬两耀而龚行。幽明叶契。而武关先入。楚猴之暴未诛。渐台虽覆。蜀蛙之声犹振。王充盗移凤扆。诖误伊瀍。窦德假署龙官。虔刘赵魏。同恶相济。共为唇齿。先帝威□有截。思入无方。穷幽测神。研几作圣。薛公三策。明出下科。陈相六奇。悬符上略。亲御姬钺。问罪晋京。墨守屡殚。般攻益赡。凿脩□之壤。举覆匮而成山。引曲洛之波。沃滥觞而为沼。飞冲业业。降临负户之危。长隧悠悠。上窥析骸之急。奔鲸之穴。染锷非遥。封狶之林。倒戈斯在。建德驱白波之众。济马颊之津。据青犊之资。践牛口之谷。吞沙石而贾勇。召风雨而成枭。图解邺城之围。规降上党之守。蜂飞万旅。猬起千偫。竭汜水之洪流。褫岯山之崇堵。羽书狎至。驲遽交驰。夕照赵烽。晨惊鲁柝。于时谋臣钳口。息其请箸之谈。猛将含牙。弭其穿札之气。或请退师函谷。以避前锋。或请反旆崤陵。以图后举。先帝乃谓诸将曰。本欲先定瀍东。次平河朔。今既远投天网。自取膏原。建德若擒。王充必败。虢亡虞灭。理有固然。韩并魏从。义无或爽。天实赞我。不可失乎。兵道尚奇。属斯举也。牵裾之议。践幕庭而局影。断鞅之规。望辕门而□息。独决神衷。总排舆诵。留偏裨之将。分拒王城。引趫武之师。移和制邑。荥波远派。遥疏官渡之滨。广武斜临。迥据成皋之险。严闉概日。巨防陵云。寰中逐鹿之郊。宇内□□之地。兴亡之道。楚汉之迹犹存。得丧之途。曹袁之基未泯。以代藩之贵。均士伍之劳。处唐侯之尊。等更徭之膳。越醪沾惠。赴白刃以求仁。楚纩衔恩。捐苍璧而取义。乃率数百骑。入其境五十馀里。观其部列。摩垒而旋。于是丑类奔。凶渠竞进。短兵交战。长围亟合。望柘弧而尽殪。类棋布于中原。应萧斧而咸摧。若星罗于平隰。仅而获反。□无一焉。□夫赵主入秦昭之关。事从权免。晋后察王敦之垒。道以诈全。业蹈往辰。功优昔载。自是锋芒遂衄。钲鼓载衰。夺林父之心。破姜维之胆。退归漳滏。恐天讨之乘奔。远□轘辕。惧王师之兼弱。深沟板渚。敛辔车关。数十罪而不惊。示三驱而未款。乃休牛洛汭。暂息桃林之墟。牧马河阳。聊驾襄城之野。樵苏巳远。虚月垒以招兵。雉堞不修。偃日羽而延寇。建德深然楚閒。不疑秦谍。空峭壁以径前。沈轻舟而直进。先帝勒兵背水。列骑依山。光流阙巩之甲。声振武安之瓦。神规岳镇。未许代御之辞。圣略川凝。无受致师之请。欲战不可。求反无路。肇自霞初。迄于景晏。汤风烂石。溽暑流金。赢粮不从。壶浆莫继。思仇饷于野。想蠲渴于梅林。齐侯绝华泉之游。楚将无谷阳之饮。穷鱼失水。望清汉而摧鳞。暍乌倾巢。仰曾天而折翮。先帝别命旌麾。以乘其背。亲当矢石。以击其心。表里夹攻。远迩同至。始见开行迹雁。分彼阵以弱其锋。终乃合势形蛇。离敌众而孤其力。冀马追风彩桃花而翼路。燕犀夺日辉若枝而镜野。摐金愤关陇之气。淩险若夷。浴铁惋熊罴之心。陷坚如朽。应龙画角。百川为之震荡。灵鼍制鼓。九镇所以倾颓。投石蒙轮。霜映彫戈之末。翘关拔距。电流文剑之端。举长彗以布新。卷崩云以袪祲。攻虚匪实。尘靡藉于曳柴。击众以寡。火无劳于结燧。俘虏十馀万。斩首三千级。生擒建德。徇于城下。腼颜流汗。曾无解扬之言。怀德畏威。翻有蒯通之说。然后操袂□□伏锧旗亭。脐燃董卓之膏。头饮智瑶之器。王充牵羊请服。刑马求盟。开定鼎之郊。献测圭之邑。义贞白水。信缛丹书。赦其缧之辜。宥其挻埴之命。情安共主。忘鲠气于田横。怨切周天。忍终凶于魏豹。于时沴卷东浸。镜万里而河清。妖敛西氛。阵千重而云散。昔高宗鬼方致伐。远克三年周武牧野陈师。尚劳再驾。未有胸吞宇宙。掌握乾坤。正西北之倾天。轴东南之毁地。英谋一振。功成晷刻之閒。勍敌双擒。业茂须臾之顷。故能基大宝于王业。锡祉元圭。扫元凶于天步。臻祥绿错。国八纮而绩禹。功迈叙伦。家六合而心勋。德超则大。牺皇语圣。既桀往而尧今。农帝方神。遂昏前而□□奇谋冲秘。非假书于黄石。雄断纵横。讵窥符于元女。近以五载巡初。省方伊洛。九冬狩晚。讲戎许郑。举鸾旗而遐指。飞翠盖以长驱。垣垒肃而未迁。山川俨而无。徘徊丹浦。事求闻礼之辰。顾步青邱。情异抚军之日。波瞻旧溆。水变沈沙之奇。堞望前墉。城馀拔帜之所。是以餐哀霜露。攀日月而不追。茹痛风枝。怀天地而莫报。金墀在御。方九仞以悲深。玉案升珍。拟万钟而□切。麟图□范。义百楹书。凤篆留规。道千裘冶。虔守天位。忧辍峻于洪基。肃奉帝猷。诫亏光于宝祚。属辞抽思。实无觊于扬名。相质披文。庶有裨于纪德。乃为颂曰。
乾纲肇绝。神鼎初飞。
妖淩三季。兵缠九围。
元功孰纂。神器无归。
瞻乌逐变。即鹿乘机。
穆穆圣祖。桓桓神武
电击河汾。云飞京宇。
克清龙战。载安鳌柱。
礼叶禋宗。乐谐率舞。
漳滨猬起。洛汭鸱张。
荐惊权□。亟犯封疆。
裂冠称帝。犯跸图王。
岂知吴灭。未辩虞亡。
睿后生知。谋绝偫彦。
云輣西伐。霜戈东战。
元恶悬首。凶渠革面。
一纵□擒。义多昔卞。
冰销日域。雾敛星区。
龙庭受吏。凤穴来苏。
虔奉天禄。恭膺帝图。
陶甄太素。亭育尊卢。
启光夏政。诵恢周道。
滥以菲躬。聿承大宝。
宅侔宇宙。业均牺昊。
岂□英明。实资衡保。
载省王风。顺驱月驷。
津由漂卤。途经绝辔。
思动则天。慕缠因地。
敬爱攸属。明发奚洎。
寒移暑谢。律变星回。
阵云先灭。月垒犹开。
毁垣残。塞井荒苔。
水侵□石。燧掩飞灰。
泗水词班。济阳纪蔡。
式传经略。敢竭虚昧。
坤纽方舆。乾张圆盖。
腾实万古。飞英百代。
请依旧置榷务至道初 北宋 · 杨允恭
 出处:全宋文卷一○四、《文献通考》卷一八
商人杂市诸州,新陈相糅。
两河、陕西诸州风土各有所宜,非参以多品,则商旅少利。
榷务,令就茶山不可行。
乞经义诗赋各设一科奏(二) 北宋 · 李常
 出处:全宋文卷一五七六
伏闻外论纷纷,以科场之议,至今未定,举人惶惑,莫知所向。
臣等以谓诗赋既已复用,而经义一科岂可辄废?
盖以士人操术趣向,皆视朝廷好恶。
今于诗赋科内,虽曰量留一经,若废经义本科,则天下学者必谓朝廷好声律、恶经义,不复更为根抵义理之学,相师浮薄,靡然成风,则人材自此坏矣。
朝廷立法,本欲兴治救弊,乃于科场之中,立破坏人材之法,此岂为社稷万世之利哉!
今之毁经义、崇诗赋者,以谓国朝以来名卿贤相,事业著于世者,皆自诗赋科举得之。
盖不知学士大夫有闻者,由素讲经术义理,决科之后,进学不已,发其聪明,乃能自立,非由辞赋之技所能成也。
或者又谓诗赋有章句平侧,于有司考校为易,经义汗漫,于有司考校为难,此则尤为偏蔽不专经术之论。
且六经之有义理,其简易如天地,昭明如日月,用以取人,犹权衡规矩诚陈,而方圆轻重不可欺也。
议者不能深考,乃谓六经之义高远而难通,渊奥而难明,因欲以私意曲学,谋渐废之,是将聋瞽天下之士,使不知道也。
士不知道,则不能诚于身,信于朋友,孝于其亲,忠于其君,无施而可也。
孟子陈相:「吾闻出于幽谷,迁于乔木,未闻下乔木而入于幽谷者」。
今科举之法,贵于诱进成就人材,乃抑经术、重声律,是使学者下乔木而入于幽谷,岂不陋乎?
况王者之政,务顺人心,朝廷不以声律取士近二十年,略计天下言之,挟经应举者凡七八万人,一旦使之弃其所学而习其所不学,捐其所能而强其所不能,则皆颠沛失业,因有终身不复更望仕进者。
事虽有系天下之大利害,亦不当矫革遽暴如此,况有害而无利乎?
恭惟陛下遵迪祖宗之遗训,务以顺人,岂欲拂天下之士心至于此哉!
议者又谓诗赋之法一定,岂必更恤士人之不能为者?
是劝朝廷以不仁为政。
推此心也,亦将何所不至?
伏望陛下深加省察,必存经义一科,令与诗赋并行均取,以为万世之利。
按: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卷四二〇。